党建

打通社会治理“奇经八脉”

05-29来源: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社会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事务繁杂,事关百姓切身利益,各地党委只有把住“管理”和“服务”两个命门,打通“经脉”、畅通“末梢”,社会治理才能活起来,实起来。

强化党建引领,打通社会治理的“任脉”“督脉”。健全社会治理党的领导体制,坚持党对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建立一支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党组织,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让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唱主角”,引领汇聚社会治理资源,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成为社会治理的发展优势、治理效能,推动社会治理全域覆盖。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资源,打造党建工作、社会治理、服务群众“三中心”,不断完善“三治融合”、多元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党建引领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优化办事流程,打通社会治理的“心脉”“命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县、街道、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效能建设,推进政务公开、阳光服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将能在基层办理的事项全部移交、能在网上办理的事项全部上网,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少走路甚至不走路。推行“集成式套餐服务”,对群众业务办理中涉及的多个审批服务事项整合打包、流程再造,实现群众办事“多件事一次办”“最多跑一次”。建立让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体系,积极推广“一站式”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代办服务、错时服务,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群众提供“便民、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提高群众办事效率,用务实之举树立党的形象,用党心凝聚人心。

精准织密网格,打通社会治理的“支脉”“带脉”。网格是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和“神经末梢”,实现网格化精准管理,要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的原则,强化网格建设,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网络。在“治未病”“解已病”上下功夫,建优建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统筹做好信息采集、民情收集、民生服务、安全管理、矛盾调处、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工作,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用“一张网”打通“千条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高效的“民呼我应”反应机制,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县市,保障群众享有的各项权益,确保民生诉求有应、服务群众有质、社会治理有效。

联合共建共治,打通社会治理的“动脉”“静脉”。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协调、联合的作用,用党建共同体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充分调动辖区内的要素和资源,突出德治和自治功能,发挥主体效能,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立社区、街道、县市三级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社区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联动,推动党建联建、志愿服务、执法力量下沉,统筹“三老”工作室、正能量工作室等各方资源,为民解忧、为民解困,尤其是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房屋修缮、物业管理等重点、难点问题,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委组织部 王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