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

高考作文题 立德树人的试金石

07-13来源:中廉在线

高考终于过去,但有关高考的话题一直没有停歇。其中有个话题很有意思,就是问为什么成年人每年都只关心高考作文题,最扎心的答案是,因为其他学科的考题已经不会了,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其实,我们都知道,高考试卷的很多内容用到以后的生活里少之又少,但是“作文”这一任务却贯穿一生。因为作文就像做人,写下的每一字句都是人生的自我表达。一篇作文,它体现出青年学子们对时代与国家的关切,是学子们思维与视野的延展,也是教育以文化人、树德立人的要求,是学校“树德立人”育人宗旨的一次验收。

全国Ⅰ卷是根据材料,针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故事写一篇发言稿。全国III卷的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全国新高考Ⅰ卷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北京卷微写作其中一个题目是“有的同学觉得阅读《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大部头”名著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读缩写本或连环画省时省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天津卷是“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江苏卷要求谈谈对人生坐标、社会赋予角色谈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上述作文题目透视一个重要问题,如今的社会发展,不再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相反地要求学子们站在时代的“C位”思考问题,肩负社会责任;同时要求学子多读书、勤思考、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更要学生打破定势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扩展心胸视野。不夸张地说,一篇小小的高考作文,是“树德立人”育人宗旨的一次成果验收。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提升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今年的高考作文更多围绕时代发展、国家责任和传统文化的话题展开,让我们看到素质教育发展的进步,也看到这个时代与青年学子之间紧密的粘合力量。

作文如做人,纸上写的字句就是潜藏的心迹。一篇作文是我们对人生、生活的态度折射,也是多年学识、智慧的集中体现。学子们经历过2020年漫长而难忘的春天,笔下就能渲染出为疫情做出英勇牺牲的抗疫战士;学子们放眼世界,纵观国际风云变化,就能描绘出真实而动人的“中国面孔”。高考作文实际是一次别具一格的建构,巧妙地将把个人理想追求和国家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励莘莘学子构建家国理想,厚植爱国情怀。爱国是人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正如习总书记7月7日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说到的一样,要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将情感根植于祖国和人民,才有更大勇气和信心劈波斩浪、接续前进。

即将迈进大学校门,学子们都在期待,大学里究竟有什么?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生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不久前习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时提到,高校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崇高品德是古代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也是当下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行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课堂教给我们的某些理论、公式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淡忘,但是那些扎根于内心深处的高尚品格和价值追求不会被岁月减去半分色彩,反而历久弥坚。走进大学校门,涵养高尚品德,成为首要重点。

青年学子们即将结束高考,迎来梦想的象牙塔生活,要保持清醒、冷静的态度,大学不是青春的消耗厂,它是梦想的培植地。要保持学习的热度,昂扬青春的激情,不断养成浩然正气,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广阔的大学天地,任凭青年学子们热情挥洒青春、追逐梦想,成就精彩人生。(焦丽玲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