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引客下乡激发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动力

03-18来源: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祥平街道溪林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以户外休闲为形,以乡土文化为魂,因能推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当前已成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村共同富裕的新引擎。作为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之一,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具有可塑性强、延展性好、发展空间大的优势,在持续推动城市赋能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引客下乡是助推城乡融合的重要策略,也是激发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

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来自市场的需求,尤其是来自城市居民对农耕文化体验、户外休闲游和周末亲子游的现实需求。如何将城里人的消费需求与乡村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是关键。因此,探索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人才流动和流量带入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引客下乡”策略机制。其中,各地方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是吸引客人的核心资源要素。文化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是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的人文底蕴浓厚,素有“海滨邹鲁之地,声名文物之邦”的美誉。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有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才能使农文旅融合发展欣欣向荣。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如何挖掘同安丰富的历史文化优势,以文促旅,以旅载文,是同安在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尤其是如何更好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遗址等具有同安特色的文化资源。

位于同安南部的祥平街道除了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还拥有锡雕、竹编、大笼甜稞、舞龙民俗文化活动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祥平街道以“一心一线两片”功能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祥平街道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乡村实际推出一批游客喜闻乐见的文旅活动,立足自身的实际积极开展“溪声、溪林、过溪”三溪串线,打造“青瓷之路”旅游动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

例如,溪声社区依托文物保护单位龙窑群、古庙“仙宫”等文化资源,将闽南古厝改造为特色民宿,建成一条“古龙窑文化带——闽南风情区——亲水休闲点”乡村旅游长廊,带动社区产业发展;溪林村近年来通过引进休闲农业公司、沉香种植企业,投资发展农旅项目,通过盘活闲置资源,不仅壮大村集体经济,也增加了乡村旅游人气;过溪村借由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大幅度提升水系景观,结合沿线慢行道、自行车道和护龙宫、鳌峰埔等旅游节点,打造西溪河畔亲水之旅。

乡村农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撑。打造培养一批扎实了解乡村文化且具有旅游品牌建设能力的人才队伍,是引客下乡参与农文旅融合建设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既要鼓励本地的高素质文旅人才回乡创业,还应通过有一定吸引力的优惠政策来激励外地文旅人才积极参与本地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同时,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培养实用型、管理型各类人才,引客入乡,鼓励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廖雅静)